新闻中心

总部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58号远洋国际中心C座18层

邮       编:100022

电       话:400-004-0116

招聘邮箱:hr@vixue.com

你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企业动态>从“品牌精英”到“法律人”十余年跨界三大行业,她是如何开启『旷野式』人生?

从“品牌精英”到“法律人”十余年跨界三大行业,她是如何开启『旷野式』人生?


如果我们只是感知生活,那总会满载而归,如果我们强求生活一定要有所得,那就会是贫瘠的荒原。十余年的工作历程,杜筱倩不断地突破自我,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和机遇。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:真正的成长,来自于对自我的深刻感知和豁达接纳。


“我的在职研究生同学—校友访谈”栏目,从不同领域、行业、职能岗位的视角与你一起看职场、谈人生、唠学习,成为你成长路上的“加油站”,也是你人生路上的“同行者”,一起经历、一起前行,一起享受成功。本期,来听2023级国际法学专业校友杜筱倩分享——如何实现职业生涯的转型、跨界和破圈?

9.png

校友说 


“人生不是轨道,而是旷野。每一次学习和转变,都是我与自我对话、与世界互动的新开始。”

0.png


Q1

提 问:


分别在本科、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三个阶段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,原因是什么?


杜筱倩:起初我的工作是品牌管理,随着时间的推移,工作涉及到的范围逐渐扩大,我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目前的能力是否能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匹配,在确定自己必须要“加码”后,我决定再次走入校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。


学习工商管理让我更完善地了解公司管理相关知识,毕业后顺利进入国央企单位工作多年,这段工作经历让我对于公司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特别是在大型国央企的治理结构、标准化制度管理方面,国央企给了我安稳的舒适区,但是我自觉自己的边界应该还能扩展。于是,我选择一个更加自由、更具挑战性的赛道——法学


旁人可能会好奇怎么做出这么大的转变?其实,我本身长久以来就对法学很感兴趣。疫情期间,我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和通过司法考试,机缘巧合,这个过程也得到了很多朋友助力,当面临稳定的工作和未知的前程二选一时,我选择了后者。因为我相信,我的性格更适合不断探索、不断突破。未来是需要探索和创造的,从不能一眼就能“看清”。


在职学习过程中,我追求的是更专业和系统化的法学学习。同时,结识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同学,我能够从他们的视角看到世界的多样性,这本身就让我觉得很有趣。



Q2

提 问:


从管理类工作到律师行业,这个过程中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

杜筱倩:

我觉得最大的挑战不仅仅源于专业知识本身,还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变。


法学会培养不一样的逻辑思维,它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。以前我从事品牌管理工作时,我们更注重创意和价值的呈现,而法学偏重严谨和理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,现在我通常需要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捕捉要点、提出解决方案,然后花更长的时间论证分析,这种工作思维方式与以前大相径庭,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惯性思维的习得是时间的沉淀,而需要改变却需要更大的心力,但是我觉得“值得”,人生本身就是在不断面对“变化”的过程。



Q3

提 问:


10余年的品牌和管理工作经历,哪些能力在跨界做律师时有所帮助?


杜筱倩:其实每一阶段的经历无形中都为我后来的转变铺设了基石,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,有的会成为经验,而有的会成为教训,但不论如何都是有价值的。


像我现在做案子竟然能用到原来的工作经验,比如广告宣传是否违反《广告法》,比如公司治理结构、股权结构是否合理,比如工程领域合同审核特殊性,比如帮助企业客户迅速识别风险并提出合规整改方案,这些都与我既往工作相关,处理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一些,与从未涉足过此领域的同行相比,我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有着明显的优势。



Q4

提 问:


当你在遇到“职业瓶颈”的时候,是怎样应对的?


杜筱倩:我会从两个层面去看:环境和自我。

首先,外观环境。职场环境的适配性是我重点考虑的,环境一直在动态变化,我也在动态变化,清醒的认识职场是否与我职业规划相匹配对我来说很重要。


其次,内观自我。我常问自己:我究竟要什么?如果追求的是稳定和安逸,那么留在舒适区并没有什么不好,它只是人生选择的一种路径。但如果我渴望更丰富的人生体验,想要探索自己更多的边界和“未知”,那么我就必须勇敢地往外走。


归根结底,我觉得所谓的“瓶颈”就是能力与野心不适配了,需要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突破。分析、果敢、执行,才能破内卷,过不焦虑的人生。


Q5

提 问:


你是如何看待终身学习在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?


杜筱倩:学习是我对抗孤独的方式。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会有那么一些孤独的时刻,即使周围人群簇拥,内心的孤单感依然如影随形。然而,当我静下心来与书独处,周遭的喧嚣似乎会暂时消退,会有无我的状态,那也就无所谓孤独了。


学习能让我不断与自己深入对话,反思自我,洞察内心的需求和愿望。越是在孤独的时刻,越是需要学习来作为自己的“武器”与“铠甲”,因为它既能让我们更强大去披荆斩棘,也能让我们更从容去云淡风轻,我觉得这很有意思。


Q6

提 问:


你有没有哪些格言或者书籍,收获颇多,可以推荐给我们的读者?


杜筱倩:我非常喜欢“知行合一”这句话,它也是我的微信签名。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,希望我们都能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。


此外,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籍——《追风筝的人》,这本书我反复阅读了很多遍,它讲述了成长、友谊和救赎的故事。每次阅读,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感悟,感受人性的复杂与美好,同时也启发了我在生活中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做出选择的信心。


本期内容整理自唯学校友采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