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在职研究生同学
2025 VIXUE
在这个以“快”为标签的时代,有人追赶风口,有人畏惧变迁,却总有一种力量,能让人在岁月流转中始终锚定方向——那便是对成长的执着与对自我的超越。张同学从青葱职场到临近退休,时光改变的是资历与阅历,不变的是向上的姿态。
《我的在职研究生同学》栏目聚焦来自不同领域的唯学校友,他们工作多年再重返校园,带着一线经验回炉学习,用实践的厚度叠加系统的认知,在知识的更新中寻找事业的新解法。本期,我们走近来自统计学专业的张志宏同学,何为“初心如磐”,何为“韧性成长”。

01
VIXUE
把专业做“深”,是对职业的敬畏
角色的转换,常常是一个人成长的加速器。张同学曾长期深耕质量管理领域,后转型为专业技术方向的高级专家。岗位变了,视角也随之刷新。他意识到,过去虽积累了丰富经验,但许多底层原理和系统逻辑,仍需要一次彻底的“知识反刍”。
“既然转向专业岗位,就希望能把专业做‘深’、做‘透’”,他语气平淡,却藏着资深职业人的笃定。于是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,他开始了解在职研究生项目,并最终选择了唯学教育开启了备考申硕考试。
但归根结底,对他而言,读研不是镀金,更是他对专业的那份“钻劲”和对认知迭代的渴望,促成了这次职业路径中一次必要的“系统升级”。
02
VIXUE
以统计学为桥,链接现在与未来
如果说职业需求是读研的“推力”,那么对未来的战略考量,便是他前行的“拉力”。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,他毫不犹豫地锁定了统计学专业,这份笃定源于数十年职业生涯的沉淀与远见。
从索尼的质量管理,到运营管理负责人,再到生产基地总经理,他的职业轨迹中,统计思维始终是隐形的“核心工具”——品质改进需要数据支撑,过程优化依赖规律分析,运营决策更是离不开统计模型的预判。而更长远的考量在于,通过日常使用的AI工具辅助学习和工作,且作为围棋业余五段选手,“阿尔法狗”带给棋界的变革让他记忆犹新;曾经被认为无法被机器破解的棋局,如今已成为AI算法的“试验场”。这场颠覆性变化让他坚信,真正的智能革命,不只是算法的胜利,而是思维范式的重塑。他敏锐地察觉到人工智能即将掀起的行业变革,他语气坚定而兴奋:“未来三到五年,AI会重塑各行各业,而统计学就是读懂AI的基础语言。”
“其实早想补补理论课,以前总被工作绊住脚,现在机缘终于凑齐了。”这场迟到的深度学习,是他对未来的精准布局,更是对自我成长的执着,对初心的坚守。
03
VIXUE
把“计划”落地,是备考成功的底气
对边上班边备考的职场人士而言,平衡工作与学习从来不是易事,但多年工作经验培养的“计划思维”,成了他备考路上的“秘密武器”。他将备考拆解为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,用近乎“偏执”的严谨,一步步夯实基础,以取得考试佳绩。
▶第一阶段:攻克词汇关,便携词汇册被他翻到卷边,反复刷了三遍的同时,每一次的正确率都被详细记录,用数据见证自己的进步;
▶第二阶段:精准定位短板,他刷完了大部分模拟试卷,在错题中摸清自己的知识边界;
▶第三阶段:系统提升,课程全部学完不说,每一篇习作都认真完成,再虚心请老师批改,直到掌握为止。
“做质量和生产管理久了,习惯了未雨绸缪。”他始终坚信,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。这是一种内化的信念,把学习当做点燃生命热度的方式。
04
VIXUE
真正的竞争力,是“会学习的人”
谈及当下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,他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——“学习能力”。在他看来,未来职业变化的节奏会越来越快,如今的工作岗位,是很多在上学时都未曾设想到的。
“唯一能对抗变化的,就是快速理解、吸收、转化新知识的能力”。
但他眼中的“学习能力”,远不止“学会”那么简单。“学懂”与“会用”才是关键,这需要两个支撑:一是掌握知识的底层逻辑,二是将知识融入对社会、人际、组织的理解中,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说到底,就是“知行合一”。而他选择读研,正是践行这份理念的过程——把理论学懂,再反哺实践,让专业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
在距离退休还有六年的时间里,他计划用这段学习经历,为退休后的生活铺路:“希望未来能做培训、做分享,把自己的经验传递出去,既延伸专业生命,又能收获成就感。”这份规划,让退休不再是职业的终点,而是新价值的起点。
05
VIXUE
人生的差距,在韧性与坚持里
采访最后,他提到了一本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书——路遥的《早晨从中午开始》。这本《平凡的世界》的创作随笔,记录了路遥创作时的坚持、煎熬与全情投入,也让年轻时的他深刻认识到:“真正成就一件事,从来不是靠天赋,而是靠持续不断的努力。”
他从不认为自己是“特别聪明”的人,但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他明白,人生的差距,往往不在智力的高低,而在是否有持续走下去的韧性,以及对机会的耐心等待。退休前的这场学习之旅,于他而言,是多年初心的落地,是与时俱进的清醒。
“愿努力与好运,能在不断前行中相遇。”这句话,是他对自己的期许,更是对所有职场追光者的祝福。
毕竟人生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,只要心怀韧性,坚定每一步,都在靠近更好的自己。
*本期内容整理自唯学校友采访

